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一扩三增”战略打造“美韵元氏”

    信息发布者:陈郭庄
    2017-06-06 15:55:47   转载

    2014年碧桂园正式落户元氏,致力打造高品质新型小市镇,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图为碧桂园鸟瞰图。

        谋划 布局 跨越

        “一扩三增”战略打造“美韵元氏”

        2015年1月30日,元氏县与中国建材集团正式签订了投资50亿元的PC新型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和投资80亿元的蟠龙湖生态养老产业项目。这两个大项目的签约,为该县经济发展再添活力,掀开了2015年发展新篇章,为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元氏县综合分析当前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提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力实施“一扩三增”战略,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文化形象和营销规划“五规合一”、“五规融合”,加快“一山(封龙山)、一水(蟠龙湖)、一城(县城及龙河新城)、一镇(新市镇)、一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努力构建县城、园区、绿色产业、休闲产业“四核驱动”新格局,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步伐,打造“美韵元氏”。

        加快转型升级 提高工业运行质量

        集中要素资源支持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建勘钻探设备、耐力压缩机、新宇宙电动车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元隆化工改造搬迁进程。积极引导规上企业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全方位对标,争创省级以上标杆指标。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兴企战略,申报名牌优质产品5项以上。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技改贴息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技改,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品升级、企业转型。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实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筛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予以扶持,加快规下企业提档升级,全年新增入统企业10家以上。

        统筹推进 力促城乡建设上台阶

        加强县城建设。围绕上水平、出品位,全力实施“绿化增量、景观提升、精细管理、精品街道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五大攻坚。旧城区重点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积极争取国开行资金;在建区重点加紧谋划实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规划馆、展览馆等项目,建设县城标志性建筑;北部新区重点加快规划编制,扎实推进潴龙河综合整治,年内完成北外环路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生态新城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昌盛街雨水管网二期、中医院排污管网、垃圾填埋场二期等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城区供暖改造。抓好107国道、石邢公路、高速引线等亮化美化和东环路绿化等工程实施,扮靓县城出入口。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实施综合商贸市场搬迁,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新市镇。紧紧抓住张掖新市镇列入全市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契机,依托北部区域区位交通、资源文化和产业发展等优势,围绕石邢公路产业带建设和北沙河生态整治,努力构建封龙山历史文化区、高校科技产业聚集区和农业观光温泉养生度假区协调发展的新市镇格局,重点实施石邢公路青银高速跨线桥引道工程,加快碧桂园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地热井钻探、张掖110千伏变电站、区域天然气管网等工程,加紧谋划封龙山书画小镇、河北外国语学院等项目,努力建设“省会文化新高地、石家庄休闲养生南花园、河北产教融合示范区”。

        统筹城乡建设。重点抓好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工作开展,完成井元路维修和石西500千伏配套线路、苏阳11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线路、35千伏前仙站扩建等工程。

        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绿色休闲产业

        坚持规划引领,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培育壮大绿色休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开展万亩高产示范片、千亩展示方、百亩攻关田创建工作,力争实现“十二连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启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村土地适度集中,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扶持国富恒联、北褚万亩核桃园、西岭底优质果品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强与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对接,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加快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推进信誉楼、东明家具及温泉养生等项目实施,加快北方农机物流配送中心、西部山区花卉基地、嘉华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紧谋划河北园林休闲产业园等项目,大力开展园林花卉展销、农机展销等活动,加快发展会展经济。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紧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抓好蟠龙湖风景区旅游整体开发,推进大寺峪、杏花峪、白果树、八卦岭、松鼠岩等景区和常山郡遗址开发建设,精心谋划特色一日游线路,认真组织开展京津冀户外挑战赛等活动,打造县域旅游品牌。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整合特色种植、农家乐等资源,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打造王家庄、南紫沟、东阳村等一批特色村,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

        提质增效 提升园区项目水平

        发挥环保、安全、就业、税收等调节作用,实施园区调规扩容,大力清理工业园区闲置低效用地,提高园区建设档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严格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确保一通过滤器、斯玛特液化天然气车载气瓶、石泵泵业、易东泵业、华佑顺驰汽车改装等项目年内竣工。坚持“大招商、招大商”,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国内领军企业,紧盯基金、金融集团等投资方向和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金融招商,加紧跑办投资10亿元的立邦涂料及系列产品等项目,力争全年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储备项目100个以上。

        推进创新驱动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破解土地瓶颈,千方百计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开展好土地整理工作,抓好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项目实施,保障县城、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破解资金瓶颈,继续加快土地交易平台、城建投融资平台和财政融资平台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法,坚决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进一步强化财政评审、审核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行PPP模式,谋划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及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工程,减轻政府公共财政压力。破解产业瓶颈,加快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文化形象和营销规划“五规合一”、“五规融合”,按照规划培育产业,结合产业谋划项目,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

        着力优化环境 提升发展形象

        持续加力改善生态环境。围绕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和生态恢复,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实施“压煤、抑尘、控车、减排、增绿”各项措施,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行为。全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着力开展以抑制PM2.5为核心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企业减排力度,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按期建成地表水厂。实施蟠龙湖跨境调水3000万立方米,进一步改善湖区水质,有效补充地下水源。坚持市场化运作,大力推进产业化绿化。研究制定规范山区开发的意见,加快荒山开发步伐,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深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自觉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扎实开展深度服务,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具体问题的同时,深入了解行业、市场等情况,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以上城乡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和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严查违法占地和土地私自买卖行为,维护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

        坚持以人为本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民生经费只增不减,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加紧编制教师素质提升规划,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中医院搬迁、县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实施,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加强文化建设,编制“美韵元氏”建设三年规划,制定文化形象营销方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资源与县域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做好社会救助、优抚、扶贫等工作。扎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积极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全年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以上。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严格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继续实施农村街道硬化、危房改造等民生实事工程。

        推进依法治国 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市场监管清单、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现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全覆盖。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规范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行政审批服务创新,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专项工作分包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促进工作落实,提高行政效能。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坚持持续不断反“四风”、转作风,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基本诉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三级平台、两个代办”服务制度,解决好服务企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